广西拆迁政策

您的位置: 首页 > 地方政策 > 广西拆迁政策 > 2025年南宁城市拆迁政策:南宁城市更新项目征地补偿安置政策基础...

广西拆迁政策

2025年南宁城市拆迁政策:南宁城市更新项目征地补偿安置政策基础解读

文章来源:北京京平律师事务所
发布日期:2025-09-02

南宁城市拆迁政策:南宁城市更新项目征地补偿安置政策基础解读
 
2025年4月2日,南宁市自然资源局正式发布《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2025〕4号》,针对广西体育产业城项目建设用地涉及的良庆社区稔水坡2、3、4、7、10、11队及稔水坡集体土地,明确了征地补偿标准、农业人员安置办法及权利救济路径。作为南宁市重大产业项目征地的重要环节,该方案以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桂国土批函〔2014〕133号文为用地审批基础,以南宁市《征收土地方案公告》(〔2025〕第4号)为执行依据,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地方配套政策,既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合法用地保障,也通过“区片综合地价”“多元安置”等机制,回应了被征地主体的核心权益诉求,成为解读南宁市集体土地征收政策落地逻辑的典型样本。
 
一、项目背景与政策依据
 
本次广西体育产业城项目征地具备明确的法定审批链条与政策支撑,是南宁市重大项目建设中集体土地征收的典型案例,具体依据如下:
 
用地审批源头:项目建设用地已通过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桂国土批函〔2014〕133号文批复,意味着用地性质变更与征收合法性已获得省级主管部门前置审批,为后续征地工作奠定法定基础。
 
市级征收启动:南宁市人民政府依据省级批复发布《征收土地方案公告》(〔2025〕第4号),标志着项目征地进入市级执行阶段,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征收集体土地需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告并组织实施”的法定要求。
 
实施主体与职责:受原南宁市国土资源局委托,南宁市良庆区房屋征收补偿征地拆迁中心负责征地补偿登记复核与补偿安置方案拟定,明确了“市级统筹、区级执行”的征地工作机制,符合南宁市集体土地征收中“属地负责、分工协作”的实操原则。
 
二、征地补偿标准与数据解析
 
本次补偿严格遵循《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新一轮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实施工作的通知》(南府发〔2023〕2号),该文件是当前南宁市集体土地征收补偿的核心依据,其核心是“区片综合地价”制度,将全市土地划分为不同区片,按区片确定统一的补偿标准,确保同区片同补偿,避免因地块差异导致的补偿不公。结合公告数据,具体分析如下:
 
(一)补偿标准共性特征
 
区片等级统一:所有被征地单位(稔水坡2、3、4、7、10、11队及集体)均属于“一区片”,说明该区域土地质量、区位条件一致,适用统一补偿基准,符合区片综合地价“同区同价”的核心原则。
 
地类差异补偿:方案明确区分“农用地”与“建设用地”,补偿标准存在显著差异:
 
农用地:同时包含土地补偿费与安置补助费,二者比例约为1:1.67(以稔水坡2队为例,96.7586万元:161.2643万元),符合南府发〔2023〕2号文中“安置补助费不低于土地补偿费”的要求,突出对被征地农民生产生活安置的保障。
 
建设用地(仅稔水坡4队涉及):仅核算土地补偿费(8.3832万元),无安置补助费,因建设用地所有者多为集体组织,其补偿主要用于集体资产再分配,无需额外承担农民安置责任,符合南宁市对不同地类补偿用途的区分规定。
 
(二)补偿金额分布重点
 
从数据来看,补偿资源向用地规模大、涉及农民多的村队倾斜:
 
稔水坡7队:农用地面积2.7309公顷(占总农用地面积的65%以上),补偿小计491.5680万元,占总补偿金额的70%以上,是本次征地补偿的核心对象,需重点关注其后续安置落实。
 
小体量村队(3、10、11队):农用地面积均不足0.1公顷,补偿金额在5-15万元之间,此类村队涉及农户少,补偿分配争议风险较低,但需确保补偿资金足额到户。
 
集体土地:稔水坡集体农用地面积0.1281公顷,补偿23.0616万元,该部分资金需纳入集体资产账户,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规定经成员大会表决后使用,通常用于集体公益事业或成员分红,需严格监督资金使用流程。
 
三、农业人员安置办法解读
 
方案明确依据《南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宁市征收集体土地补偿安置办法的通知》(南府规〔2023〕24号)执行安置,结合该文件核心内容,南宁市集体土地征收安置通常包含以下方式,可推测本次项目安置路径:
 
货币安置:即通过发放安置补助费直接保障被征地农民生活,本次方案中农用地补偿包含的安置补助费(如稔水坡7队307.23万元)即属于此类,农民可自主支配资金用于就业、创业或生活保障,适用于就业能力强、不依赖土地收入的群体。
 
社会保障安置:这是南宁市征地安置的核心强制性措施,根据南府规〔2023〕24号文,项目需为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将安置补助费的一部分划入社保账户,确保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解决长期生活保障问题。
 
就业安置与培训:南宁市通常会要求项目建设单位优先吸纳被征地农民就业,或由人社部门组织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如家政服务、建筑技能等),帮助农民转换就业身份,从“农民”转向“产业工人”或服务业从业者,尤其适用于广西体育产业城这类大型产业项目,后续可能伴随体育场馆运营、配套商业等就业岗位,安置潜力较大。
 
留地安置(可能性分析):若稔水坡片区符合南府规〔2023〕24号文中“留地安置”条件(如征地面积超过集体土地总面积一定比例),可能会预留部分建设用地给村集体,用于建设商铺、厂房等经营性资产,通过出租或自主经营获得长期收益,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不过方案未明确提及,需后续关注补充公告。
 
四、权利救济与程序保障
 
方案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自然资源听证规定》,为被征地主体提供清晰的权利救济路径,体现程序正义:
 
意见征求期:公告征求意见时间为30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或其他权利人可在期限内反馈意见,反馈需以“村委会或村民小组(队)”为单位提交书面材料,避免个人意见分散导致的沟通低效,同时要求书面形式,确保意见可追溯、可核实。
 
听证权利:征求意见期满后,若对补偿标准或安置方案有异议,可在告知后5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听证申请,逾期视为放弃。听证是法定的争议解决前置程序,可让被征地主体直接与征收部门沟通,减少后续行政复议或诉讼风险,南宁市在近年征地中已普遍推行该制度,保障了农民的知情权与参与权。
 
反馈渠道明确:意见需送达南宁市良庆区房屋征收补偿和征地拆迁中心(地址:玉洞大道18号恒大御景小区10号楼,联系电话:0771-4512216),明确的地址与电话避免了农民“反馈无门”的问题,需注意反馈需以“集体单位”名义提交,个人单独反馈可能不被受理,这要求村队内部先达成共识,再统一提交意见。
 
五、方案实施流程与潜在关注点
 
实施流程:本次方案需经过“征求意见→听证(如有)→修改完善→报南宁市人民政府批准→组织实施”五个阶段,目前处于第一阶段(2025年4月2日公告发布),预计2-3个月后进入批准实施阶段,被征地主体需在此期间完成意见反馈或听证申请,错过期限将无法再对方案内容提出异议。
 
潜在关注点:
 
补偿资金拨付:需关注补偿资金是否足额到位、拨付时间节点,避免出现“先征地后付款”的情况,根据南宁市规定,补偿资金需足额存入专用账户后方可启动征地,被征地主体可要求征收部门公示资金到位证明。
 
安置协议签订:后续与征收部门签订的安置协议需明确安置方式、社保办理时间、补偿款支付时间等具体条款,避免“口头承诺”,尤其对于选择社会保障安置的农民,需确认社保账户开户、缴费基数等细节,确保长期权益。
 
集体资产分配:稔水坡集体及各队的补偿资金分配需通过民主程序(如成员大会表决)确定分配方案,避免村干部“暗箱操作”,分配方案需公示至少7天,接受村民监督,这是预防分配纠纷的关键环节。
 
六、总结
 
本次广西体育产业城项目(良庆区稔水坡片区)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是南宁市依据最新区片综合地价政策与集体土地征收安置办法制定的规范性方案,具备法定依据充分、补偿标准统一、安置方式多元、权利救济路径清晰的特点。方案既保障了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也通过“同区同价”“安置补助费优先”“多渠道安置”等措施,维护了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对于被征地主体而言,需重点关注三个核心:一是在30日意见征求期内及时反馈意见,有异议需在5个工作日内申请听证;二是明确自身可选择的安置方式,尤其重视社会保障安置的办理,确保长期生活保障;三是监督集体补偿资金的分配与使用,通过民主程序保障分配公平。后续方案经南宁市人民政府批准后,需严格按照公告内容与协议约定执行,征收部门也需公开透明推进各项工作,减少争议,确保征地工作合法、平稳落地。

点击拨打010-63797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