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陵城市拆迁政策:铜陵征地拆迁政策与当下拆迁行情的解析
在当前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大背景下,各地拆迁工作持续推进,其相关政策与实施情况备受关注。铜陵市义安区2025年第6批次征地工作的开展,不仅关乎当地的城市建设与发展布局,也与当下全国范围内的拆迁行情紧密相连。通过对此次征地信息的深入剖析,并结合当下拆迁行情,能为我们带来更全面的理解。
一、铜陵市义安区征地概况
(一)征收范围与土地类型构成
铜陵市义安区2025年第6批次城镇建设用地征收涉及顺安镇义安社区、东垅村、明湖村。此次征收土地总面积5.8064公顷(87.0960亩),其中农用地3.7723公顷(56.5845亩),包含耕地2.4096公顷(36.1440亩),且未涉及永久基本农田;建设用地1.8031公顷(27.0465亩);未利用地0.2310公顷(3.4650亩)。地块细分上,地块一(义安社区、东垅村)面积4.5648公顷(68.4720亩),地块二(东垅村、明湖村)面积1.2416公顷(18.6240亩)。
(二)补偿安置的具体机制
补偿费用的构成与支付安排:补偿费用涵盖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被征地农户),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支付给所有权人),搬迁与临时安置费(支付给搬迁人、被安置人)。对于签订补偿安置协议的,自公告发布之日起90日内支付补偿费用;未签订协议的,义安区政府需在2025年7月21日前作出补偿安置决定并执行。
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措施:依据省级及市级相关政策,如《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对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对象实行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补贴政策的通知》(皖政〔2023〕72号)、《铜陵市人民政府关于对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对象实行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补贴政策的通知》(铜政〔2024〕18号)以及区级配套政策《铜陵市义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对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对象实行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补贴政策的通知》(义政〔2024〕66号),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把社会保障费用转入专户,保障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享有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补贴。
(三)程序规范与权益救济途径
公告与执行流程:征收公告在征收范围的村(社区)、村民小组通过政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张贴,并在铜陵市政府门户网站发布,公告期限自发布之日起不少于5个工作日。补偿到位后,被征收人需腾退土地及附着物、移交权属证书,相关部门集中办理权属变更或注销登记;若拒不腾退,政府将作出“责令交出土地”决定。
救济渠道保障:被征收人若对征收批复不服,可在公告发布之日起60日内向安徽省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或在6个月内向铜陵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以此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二、当下拆迁行情特征分析
(一)拆迁规模与范围的变化趋势
当前,全国多个城市拆迁工作呈现出新的态势。在核心城市,如广州停滞十余年的三元里村改造全面启动征收,上海外围郊区“城中村”改造项目加速推进,新场镇项目集体土地部分完成全部签约。从全国范围来看,城市更新进程加快,城中村改造范围扩大,不仅局限于以往的少数大城市核心区域,众多中小城市也加入到城市更新与拆迁改造的行列中。像成都,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加快推进实施7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4月发布“2024年成都城中村改造项目机会清单”,涉及32个项目600亿投资对外招标。
(二)补偿安置方式的多元化发展
在当下拆迁行情中,补偿安置方式愈发多元化。货币化安置和房票安置成为主流方式,且不少地区在传统的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基础上,增加了综合补偿方式。例如,在广州市白云区三元里村改造征收中,国有土地上住宅房屋被征收人可选择货币补偿、房屋产权调换、房票安置、购买存量商品住房安置中的任何一种方式。房票作为一种新的安置方式,将被征收人的房屋安置补偿权益货币量化后,出具给被征收人用于购置房屋的结算凭证,可直接用于向参与房票安置工作的房企购买商品房,有效提高了城中村改造效率,促进了停滞项目盘活,消化了商品房库存。
(三)资金来源与政策支持的新动态
为推动拆迁改造工作,各地积极寻求资金支持与政策保障。截至5月27日,国开行今年发放的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超过1000亿元,涉及北京、上海、广州、武汉等34个城市的376个项目,支持建设安置房100万套,惠及村民、居民53万户。专项借款成本低、期限长,大大缓解了各地政府在前期征收安置阶段的资金压力,助力新一轮城中村改造提速。同时,各地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如上海发布《关于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努力开创人民城市建设新局面的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全面解决“拎马桶”问题,到2027年基本完成整体改造类项目签约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