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说法

您的位置: 首页 > 律师讲堂 > 律师说法 > 企业拆迁补偿胜诉案例分析:安徽承包地遭遇征收厂房被强拆案件...

律师说法

企业拆迁补偿胜诉案例分析:安徽承包地遭遇征收厂房被强拆案件

文章来源:北京京平律师事务所
发布日期:2025-01-06

企业拆迁补偿胜诉案例分析:安徽承包地遭遇征收厂房被强拆案件
 
征地拆迁的浪潮中,无数个体命运与复杂法律程序、行政权力产生激烈碰撞,每一起纠纷背后,都是当事人对合法权益的执着坚守。今天要剖析的这一案例,便是其中典型代表,它生动展现了当事人维权的艰辛、行政程序合法的关键,以及专业法律力量介入的扭转乾坤之力。故事的主人公是朱先生,一场突如其来的强拆,将他平静的生活搅得支离破碎,也由此拉开了一场艰难维权之战的帷幕。
 
一、案件背景梳理
 
在这起典型的拆迁行政纠纷案件里,当事人朱先生持有合法承包地权益,承包期限自1995年12月3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止,地块位于安徽省宿州市某村。2006年,朱先生基于合理的经营规划,在承包地内投资建设预制板厂,并于2008年依法取得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正式开展民用建材、黄沙、水泥等相关经营活动,其经营活动受法律保护。然而,2019年3月30日,宿州市某乡人民政府在未遵循法定程序的情况下,贸然对朱先生的预制板厂实施强拆行为,既未出示合法有效的身份证明文件,又缺失必要的政府公告公示环节,直接致使朱先生遭受极为严重的财产损失,朱先生的物权与经营权益遭到粗暴践踏。
 
二、律师介入后的法律策略与案件走向
 
朱先生委托北京京平律师事务所吴国强律师介入案件后,整个维权格局发生了质的转变。从法律程序角度而言,行政强制行为有着严谨且法定的流程规范。依据《行政强制法》相关规定,行政机关实施强制执行前,需先履行书面催告义务,充分赋予当事人陈述与申辩的权利,在当事人逾期仍未履行行政决定且无正当理由时,才可审慎作出书面强制执行决定,并且上述催告书、强制执行决定书均需精准无误地直接送达当事人。
 
京平律师团队接手案件后,迅速开展严谨的证据梳理与法律分析工作。经调查发现,乡政府在法定举证期限内,竟毫无正当理由,未能提交任何可支撑其强拆行为合法性的证据,已然违反“行政机关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这一基本原则。同时,其强拆行径在实体与程序上均漏洞百出,跳过关键的书面催告、当事人陈述申辩环节,未依法制作书面强制执行决定,严重背离法定行政强制程序要求。
 
凭借专业的法律素养与丰富办案经验,律师团队果断指导朱先生提起行政诉讼,诉请法院确认乡政府此次违法强拆行为,正式开启依法维权、对抗违法行政的法律程序,为后续胜诉筑牢根基。
 
三、专业法律建议与启示
 
身为专业律师,深知此类拆迁纠纷背后复杂的法律关系与维权难点。在行政权力与公民私权博弈场域中,行政机关必须严守法律边界,法定程序绝非可有可无的形式,而是保障公民合法权益的坚实屏障。本案乡政府无视法定程序,无疑为败诉埋下伏笔。
 
对于深陷同类困境的当事人而言,拆迁事宜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涉及物权、经营权益、补偿安置等诸多复杂法律问题,仅凭个人朴素认知与常识,很难抗衡行政机关专业的执法流程与法律资源。专业拆迁律师的介入,意义非凡。他们不仅熟稔浩如烟海的法律法规,更能凭借敏锐的法律洞察力,迅速捕捉行政行为违法之处,量身定制全面精准的维权方案,在证据收集、文书撰写、庭审辩论各环节均能做到专业、高效、精准。
 
在此郑重建议,当面临拆迁困扰时,当事人务必第一时间寻求专业律师协助,像北京京平律师事务所这类在拆迁维权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大量成功案例的专业律所,无疑是维权路上的有力帮手,能为当事人合法权益保驾护航,助力其在复杂艰难的维权之旅中拨云见日、赢得公正。

拓展阅读:   拆迁补偿标准   拆迁安置不合理怎么办?   拆迁法律知识   拆迁律师说法

本网站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拨打010-63797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