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诉讼中的视听资料审查要点:拆迁行政诉讼视听资料审查应用指南
在当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大背景下,拆迁活动日益频繁,由此引发的行政纠纷也时有发生。当这类纠纷进入行政诉讼程序,视听资料作为关键证据,其审查要点对于案件走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当前拆迁行情深入剖析这些要点,我们能够更清晰地洞察拆迁纠纷中的证据规则与法律适用。
来源合法性
在拆迁场景下,拆迁方和被拆迁方都可能采集视听资料。拆迁方若在执法过程中进行录音录像,其行为需遵循法定程序。比如,在强制拆迁前的通知环节,若拆迁方未经允许擅自进入被拆迁方住宅进行拍摄取证,这种行为就违反了法律规定,获取的视听资料来源不合法。
从目的合法性来看,被拆迁方为了留存拆迁过程中的相关证据,记录拆迁人员的行为、拆迁现场的情况等,目的是为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这种采集目的合法。但如果被拆迁方恶意剪辑视频,故意歪曲事实以误导公众或干扰拆迁工作,其行为则不具有合法性。
危害他人合法权益方面,若拆迁方在采集视听资料时,泄露了被拆迁方的个人隐私信息,如在视频中暴露被拆迁方的身份证号、家庭财产状况等,就侵犯了被拆迁方的合法权益,该视听资料的合法性存疑。
制作规范性
对于拆迁相关的视听资料,无论是拆迁方还是被拆迁方提供的,都需要符合制作规范。例如,被拆迁方录制的拆迁现场视频,应当注明录制人姓名、录制时间和地点。若无法明确这些信息,在行政诉讼中,该视频的证明力可能会受到影响。
拆迁中的视听资料原件至关重要。比如拆迁方提供的关于拆迁会议的录音,如果是复制件,且不能说明原件存放地点以及复制原因,也没有相关人员的签名或盖章,那么该复制件在行政诉讼中可能不被认可。
内容真实性
在拆迁中,利用技术手段审查视听资料真实性尤为重要。一些情况下,可能存在被拆迁方伪造拆迁现场视频,通过后期剪辑添加一些原本不存在的暴力拆迁场景。通过专业的视频分析软件,如 Adobe Premiere Pro 的视频真伪鉴定功能,可以检测出视频是否存在剪辑痕迹。
审查拆迁视听资料的背景也很关键。拆迁现场的建筑物状况、周边环境等背景信息可以辅助判断视频内容的真实性。例如,若视频中显示的拆迁现场建筑物与实际的拆迁区域建筑物明显不符,或者季节特征与实际拍摄时间不一致,就可能存在视频伪造的情况。
拆迁中的视听资料需要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比如被拆迁方提供的视频显示拆迁人员存在暴力行为,同时有现场证人证言以及医院出具的被拆迁方受伤诊断证明相佐证,这样视听资料的真实性和证明力会大大增强。
内容关联性
在拆迁行政诉讼中,视听资料的内容必须与拆迁相关事实紧密关联。例如,被拆迁方提供的视频显示拆迁方在拆迁公告发布前就开始拆除房屋,这一内容与拆迁程序是否合法这一待证事实高度相关,能够有力地支持被拆迁方关于拆迁程序违法的主张。
若拆迁方提供的视听资料只是记录了日常的拆迁准备工作,与被拆迁方所主张的拆迁补偿不合理等问题毫无关联,那么该视听资料在行政诉讼中对于解决争议的作用就微乎其微。
拓展阅读:   拆迁补偿标准   拆迁安置不合理怎么办?   拆迁法律知识   拆迁律师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