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点评

您的位置: 首页 > 维权必读 > 律师点评 > 拆迁让农民上了楼,就过得更幸福了么?...

律师点评

拆迁让农民上了楼,就过得更幸福了么?

文章来源:北京京平律师事务所
发布日期:2018-04-11
分享到:
44.4K

  拆迁过境,拆老楼,入新居,一批又一批的农民作别养育几代人的故土,住进了火柴盒般的高楼里,这就一定是一种进步?拆迁的前提条件是公共利益的需要,那为公共利益作出让步的农民,也应该分享社会进步的成果,而不应在社会发展的洪流中不知被推向何处。

  有的人说,都让拆迁户住上楼了,怎么还不买账?安置难道只是提供一个住处,我们如何安置我们的余生?

  农村的老宅和院子,不仅是一个住处,更是包含了一定生产职能,并代表了一种生活的韵味。

  院子里堆放着农具,犬卧树荫,母鸡咯哒咯哒地呼唤你去拾一个热乎乎的蛋,去菜地择几棵菜便下了锅,晾晒的玉米黄灿灿地挂满了院子,风吹着树影扑扑簌簌送来青草的香气,老人们坐在门外说一说今生的故事……

  如今这一切,很多被埋在老房子的废墟里,住进了拆迁安置房,生活便蜷缩在四面的墙壁里。尤其是很多老人,习惯了在院子里吹吹风,到邻居的院子里坐一坐,看儿孙在院子里嬉戏,高层楼房里的日子找不到旧时的痕迹。

  这种生活,可能并没有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有一些拆迁后的安置房小区,从效果图看,可能排排楼房整齐,文化广场、商店、活动室等设施俱全,干部说,一个小区安置几个村,能让农民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但这样所谓的“进步”,果真是让农民更幸福了?

  农村的宅基地上,很多农民都建了宽敞的房子,常常有几百平米,住的宽敞舒服。拆迁之后的安置房几乎不可能有这么大的面积,甚至有的地方,拆了农民的合法房屋,给安置了几套是违章建筑的小产权房,无法办理房产证,也无法交易和变现,这些农民守着这样的房子,仿佛被所谓的社会发展所遗忘。拆迁之后,住得更拥挤,心里却越发空落落。

  除了有的安置房不让人安心和舒心,还有人算账,拆老房住楼房,如果补偿合理还好,有的地方还要倒贴大笔的钱去住安置房;也有部分村民有顾虑,在村里吃菜、吃粮、吃水都不花钱,搬上楼房样样是钱,开销大;搬进楼房,想种地离了十几里远,不种吧,周边又没产业,生计怎么办……

  记得过完春节回京等火车的时候,看到一位去北京打工的老人,已经七十多岁,刚过完新年,依然穿着油腻破旧的衣服。这个岁数还要出门打工,如果往积极的方面想,就是干劲足。但是会让我们忽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生活的困顿。

  老人是个农民,60岁前一直在老家种地,农闲时才会出门打工,后来因为遇上征地拆迁,赖以生存的土地没了,建筑工地也嫌年龄太大不用他。家庭支出的压力,让他不得不接受任何能为他带来收入的活计。

  或许他也住在某处看似精致的安置房小区里,但他是否真正体验到了拆迁带来的幸福满足,拆迁在他身上,可能留下的更多的是无奈。

  他就是农村里的“失能者”的一员,当拆迁以发展的名义袭来,一辈子的生存技能,因为社会变革而失去用武之地,使生活进入困境。

  即使有些地方的拆迁没能让当地农民如愿过上更好的日子,但其他一些地方似乎还是非常热衷于拆迁,着急赶进度,甚至来不及将法定的审批程序走完;来不及好好跟老百姓谈补偿,赶紧先把房屋违法强拆了事;拆迁的名目也越发多样,城中村改造、扶贫搬迁、拆除空心房等等……

  为什么会这样?现在用地指标可以跨省调剂,节余一亩地,置换到发达地区就是几百万元;这些土地被征收为国有土地再出让给开发商,就会取得高额的土地出让金。农民世代居住的土地值钱了,有的被拆迁农民却没有享受到土地增值的好处,从自己的土地上被请了出去。有的地方一味盯着农村的地,打着公共利益的名号搞拆迁,社区建起来,产业、公共服务却跟不上,这样的拆迁就寒了老百姓的心。

  我们常说地方的父母官,当为百姓做长远之计。拆迁是为了改善拆迁户的生活环境,提高居住质量,理应符合公共利益,对被拆迁农民的生活也应有个交代,让他们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而不是为发展让路。只有如此,我们的发展才能和谐而有温度,才经得住历史的考验。

拓展阅读:   拆迁补偿标准   拆迁安置不合理怎么办?   拆迁法律知识   拆迁律师说法

44.4K
本网站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点击拨打010-63797888